山东灌浆料配合比中存在的不足及调整措施 山东灌浆料配合比中存在的缺陷,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: 1、灌浆料单方重量不足。灌浆料体积密度不足,将导致灌浆料的体积不够、实体亏方。 2、单方灌浆料中的用水量不合理。强度等级越高的灌浆料,希望水胶比越小,如果用水量一定,则强度等级越高的灌浆料,胶凝材料用量就会越高,强度等级越低的灌浆料,胶凝材料用量就会越少,导致灌浆料难泵送、难施工。 3、粉煤灰与矿渣粉的比例不合理。由于各个区域粉煤灰、矿渣粉材料成分差异很大,等比例掺加在不少区域或造成灌浆料的黏度增加,或导致灌浆料保水性降低。应根据各地掺合材料的主要矿物质组分,对外加剂的吸附能力、需水率等,通过实验确定掺加比例。 4、单方灌浆料中石子用量不合理。强度等级越高的灌浆料,其石子用量应当随之增加,从统计数据来看,各强度等级的平均石子用量在C30及以下等级时,强度等级提高则灌浆料中石子用量提高,在C30以**级的灌浆料中基本不变甚至降低,其结果就是强度等级提高,灌浆料中砂子用量也越大。 5、水泥用量普遍偏高。从C30灌浆料开始,水泥用量已经在300kg/m3及以上,C40等级开始,水泥用量已经在400kg/m3以上。高水泥用量在加大灌浆料生产成本的同时,也导致灌浆料坍落度损失加快、开裂加重。 导致以上缺陷出现的原因,除对山东灌浆料理解不到位外,也与全国范围的骨料质量变差有关,河砂含泥量高,部分已经达到10%,细度与级配不好;石子粒型差、级配不佳、孔隙率高等,直接导致灌浆料设计中砂率提高、胶凝材料增加、用水量提高,较终导致灌浆料状态变差。 灌浆料配合比不足调整措施:为了正确理解和使用灌浆料,对不同强度等级灌浆料的主要指标做出基本规定,其中水泥用量、用水量等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,按照相关规范、规程执行,无规定者,可按表3参照执行,表中的数据可以作为灌浆料采购方优化配合比的依据。 灌浆料配合比中的参数限制 强度等级 (kg/m3) 水泥用量 (kg/m3) 石子用量 (kg/m3) 用水量 (kg/m3) 灌浆料体积密度 胶凝材料总量(kg/m3) ≤C20 ≤200 ≥1000 不做规定 ≥2360 ≤350 C30 ≤280 ≥1030 ≤180 ≥2380 ≤450 C40 ≤320 ≥1050 ≤175 ≥2400 ≤500 C50 ≤350 ≥1070 ≤165 ≥2420 ≤550 C60 ≤400 ≥1080 ≤160 ≥2440 ≤550 其中1m3灌浆料重量取值,现行行业标准《普通灌浆料配合比设计规程》中有规定,在设计重量的2%以内,可以不予调整,但在实际供货中,2%的偏差将不被需方所认可,这也是当前灌浆料实际供应中引起供需矛盾的焦点。 解决的办法是:在采用假定重量的基础上得出的各种材料重量,根据各地材料的密度或表观密度,分别计算出各种材料的**体积,再按照普通泵送灌浆料1%的含气量、引起灌浆料按试验实测含气量扣减05%~1.0%后,使各种材料的体积之和+10×山东灌浆料中的相应含气量=1000L,即可有效解决1m3量的争议。 联系人:张经理 联系电话:0533-7831666 联系手机: 公司详细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开发区